奇安信集团将基于内部安全大数据分析、安全运营实践案例分析、各领域市场调研分析及与第三方合作产出的研究成果,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对外发布。为方便学习分享和二次研究,绝大多数研究报告都为用户提供了PDF、WORD和PPT三种不同格式的下载方式,部分PPT还有专家的配音解读。欢迎大家下载和使用。
发布时间:2023年08月03日
随着互联网和移动设备的发展,手机已成为人人都拥有的设备,其中各式各样的APP更是丰富了人们的生活,从社交到出行、从网购到外卖,从办公到娱乐等,APP已成为大众生活必需品,但也因此暴露出APP收集个人信息的风险。为切实加强用户个人信息保护,为人民群众提供更安全、更健康、更干净的信息环境,国家工业和信息化部为此发布了一系列的相关法律法规和监管标准通知,并在全国范围组织开展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专项治理。
2023年上半年,奇安信病毒响应中心共收录全国应用市场新收录新更新APP近40万个。本报告依据《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工作的通知》工信部信管函〔2019〕337号文件、《工业和信息化部关于开展纵深推进APP侵害用户权益专项整治行动的通知》工信部信管函〔2020〕164号文件和《APP违法违规收集使用个人信息行为认定方法》等内容要求,使用奇安信完全自主研发安卓动态引擎QADE(后文统称奇安信QADE引擎)对2023年上半年应用市场新收录新更新的头部主流APP抽样检测。该检测主要是为了评估当下APP侵害用户权益的问题,并提供相应的技术支持和参考。
在中国职教学会领导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下,奇安信行业安全研究中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网络安全专委会、全国网络空间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北京理工大学、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等机构的网络安全专家、学者,历时半年多,共同开发了出了这套“网络安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图谱”。并于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期间正式发布。
图谱主要包括安全运营、网络攻防、安全管理、开发与测试、安全分析等5个通用安全技术方向,以及电子数据取证、工控安全、内容安全等3个专向安全技术方向,共8大方向、49大类、152小类、734项具体能力,是目前国内外最为系统、最为全面、最细粒度,也是最为接近中国网络安全实战、实践要求的网络安全人才能力图谱。
挖洞数量增加,收入增加。2024年,国内白帽子人均向各大平台提交各类安全漏洞93个,与前几年相比均有所提升,创历年最高。国内白帽子每年人均可通过挖洞或参与演习获取奖金收入约47262.3元,较2023年的34674元增加了36.3%。与近年整体平均奖金水平相比正在稳步回升。
初级白帽人群比例持续增加。调研显示,近八成白帽子入行不足三年,学生群体仍然是白帽人才最大的组成部分。
白帽子愿意通过技能证书证明自己的能力。仅有41.8%的白帽人才目前仍属“无证人员”,58.2%为“持证上岗”,大部分白帽子愿意通过技能证书证明自己的能力。
众多白帽子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且自我管理能力较强。调研发现,有5.1% 的白帽子属于“白帽学神”,每周学习攻防技术时间超过50小时。这些白帽子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且自我管理能力较强,对攻防技术有浓厚的兴趣,愿意花大量的时间汲取更多的知识。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白帽大神”、“挖洞专家”们正在奋进的路上,未来将会有更多更强的白帽子与网安行业携手前行。
Z世代成为白帽人才完全主力,在挖洞爆肝的同时也会格外注重身体健康和个人成长。2024年国内活跃白帽人才的平均入行年龄约为21.7岁.67.7%的白帽人才为00后,27.6%的白帽人才为90后,二者之和超过总数的95%。
内向、我行我素、个人喜好优先的I人,是白帽人才的主力军。从大类上来看,74.5%的白帽子为倾向于独立思考的I人,60.0%的白帽子为更喜欢计划组织喜欢有序和可预测的J人。他们有坚定的理想和追求,他们不一定善于人际交往但追求内在和谐注重反省和内省成长,又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具备团队协作能力与领导力。他们追求内在的和谐与平衡。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和状态,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强烈的个人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使他们推动社会和谐等方向有着自己的尊重和坚守。在快速发展的安全领域,这种精神尤为重要。这都是白帽人才需要的特性。
数据泄露是数据安全领域的核心问题。在2024年全球公开报道的201起数据安全事件中,数据泄露事件为170起,占比高达84.6%。可确认的泄露数据超过122.7TB,较2023年的51.8TB增长136.9%;共计泄露数据471.6亿条,较2023年的103.8亿条增长354.3%。此外,2024年,奇安信威胁情报中心累计监测到境内政企机构数据泄露风险事件156起,至少299.5亿条各类数据存在泄露风险。
在境内政企机构数据泄露风险事件中,71.8%的事件涉及个人信息,可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数量多达266.9亿条,相当于14亿中国人平均每人可泄露约19条个人信息数据。
网盘、文库、代码托管等互联网知识共享平台也是数据泄露的重要渠道,内部人员与合作伙伴是造成此类数据泄露事件的罪魁祸首。
API安全是数据安全的重要一环。研究显示,金融行业、各地大数据局、医疗卫生等行业是传输敏感数据API接口最多、传输敏感字段较多的行业,应当特别加强API安全建设与管理。
奇安信行业安全研究中与Coremail邮件安全人工智能实验室、CACTER邮件安全研究团队联合发布了《2024中国企业邮箱安全性研究报告》。本报告聚焦于中国企业邮箱安全性,以电子邮箱的使用、垃圾邮件、钓鱼邮件、带毒邮件为核心研究对象,从其规模、发送源、受害者分布以及典型案例等多维度展开深入分析。
查看详情在中国职教学会领导的高度关注和支持下,奇安信行业安全研究中心、中国职业技术教育学会网络安全专委会、全国网络空间安全行业产教融合共同体、北京理工大学、重庆电子科技职业大学等机构的网络安全专家、学者,历时半年多,共同开发了出了这套“网络安全技术技能人才职业能力图谱”。并于2024年世界职业技术教育大会期间正式发布。
图谱主要包括安全运营、网络攻防、安全管理、开发与测试、安全分析等5个通用安全技术方向,以及电子数据取证、工控安全、内容安全等3个专向安全技术方向,共8大方向、49大类、152小类、734项具体能力,是目前国内外最为系统、最为全面、最细粒度,也是最为接近中国网络安全实战、实践要求的网络安全人才能力图谱。
挖洞数量增加,收入增加。2024年,国内白帽子人均向各大平台提交各类安全漏洞93个,与前几年相比均有所提升,创历年最高。国内白帽子每年人均可通过挖洞或参与演习获取奖金收入约47262.3元,较2023年的34674元增加了36.3%。与近年整体平均奖金水平相比正在稳步回升。
初级白帽人群比例持续增加。调研显示,近八成白帽子入行不足三年,学生群体仍然是白帽人才最大的组成部分。
白帽子愿意通过技能证书证明自己的能力。仅有41.8%的白帽人才目前仍属“无证人员”,58.2%为“持证上岗”,大部分白帽子愿意通过技能证书证明自己的能力。
众多白帽子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且自我管理能力较强。调研发现,有5.1% 的白帽子属于“白帽学神”,每周学习攻防技术时间超过50小时。这些白帽子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且自我管理能力较强,对攻防技术有浓厚的兴趣,愿意花大量的时间汲取更多的知识。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白帽大神”、“挖洞专家”们正在奋进的路上,未来将会有更多更强的白帽子与网安行业携手前行。
Z世代成为白帽人才完全主力,在挖洞爆肝的同时也会格外注重身体健康和个人成长。2024年国内活跃白帽人才的平均入行年龄约为21.7岁.67.7%的白帽人才为00后,27.6%的白帽人才为90后,二者之和超过总数的95%。
内向、我行我素、个人喜好优先的I人,是白帽人才的主力军。从大类上来看,74.5%的白帽子为倾向于独立思考的I人,60.0%的白帽子为更喜欢计划组织喜欢有序和可预测的J人。他们有坚定的理想和追求,他们不一定善于人际交往但追求内在和谐注重反省和内省成长,又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具备团队协作能力与领导力。他们追求内在的和谐与平衡。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和状态,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强烈的个人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使他们推动社会和谐等方向有着自己的尊重和坚守。在快速发展的安全领域,这种精神尤为重要。这都是白帽人才需要的特性。
数据泄露是数据安全领域的核心问题。在2024年全球公开报道的201起数据安全事件中,数据泄露事件为170起,占比高达84.6%。可确认的泄露数据超过122.7TB,较2023年的51.8TB增长136.9%;共计泄露数据471.6亿条,较2023年的103.8亿条增长354.3%。此外,2024年,奇安信威胁情报中心累计监测到境内政企机构数据泄露风险事件156起,至少299.5亿条各类数据存在泄露风险。
在境内政企机构数据泄露风险事件中,71.8%的事件涉及个人信息,可造成个人信息泄露数量多达266.9亿条,相当于14亿中国人平均每人可泄露约19条个人信息数据。
网盘、文库、代码托管等互联网知识共享平台也是数据泄露的重要渠道,内部人员与合作伙伴是造成此类数据泄露事件的罪魁祸首。
API安全是数据安全的重要一环。研究显示,金融行业、各地大数据局、医疗卫生等行业是传输敏感数据API接口最多、传输敏感字段较多的行业,应当特别加强API安全建设与管理。
奇安信行业安全研究中与Coremail邮件安全人工智能实验室、CACTER邮件安全研究团队联合发布了《2024中国企业邮箱安全性研究报告》。本报告聚焦于中国企业邮箱安全性,以电子邮箱的使用、垃圾邮件、钓鱼邮件、带毒邮件为核心研究对象,从其规模、发送源、受害者分布以及典型案例等多维度展开深入分析。
查看详情95015服务热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