奇安信集团将基于内部安全大数据分析、安全运营实践案例分析、各领域市场调研分析及与第三方合作产出的研究成果,以研究报告的形式对外发布。为方便学习分享和二次研究,绝大多数研究报告都为用户提供了PDF、WORD和PPT三种不同格式的下载方式,部分PPT还有专家的配音解读。欢迎大家下载和使用。
发布时间:2022年01月21日
对数据要素掌控和利用能力,已成为经济增长的核心驱动力。在数字化时代,数据是重要资产,数据的安全是网络安全乃至国家安全和社会安定不可或缺的重要要素。在云计算、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兴技术的推动下,众多行业都在经历一场轰轰烈烈的数字化转型大潮。伴随着数字化进程的发展,API作为连接数据和应用的重要通道,在物联网、微服务、云原生等场景都得到了非常广阔的应用,通过API的能力将企业的数据资源整合,即将其服务、能力和资产打包到可重复利用的模块化软件中,让数据在不同环境中使用,包括将其与合作伙伴及其他第三方有价值的资产结合起来。API在数字化转型中的扮演的角色将愈发重要,通过API进行数据交换成为最重要的传输方式之一,也因此成为攻击者窃取数据的重点攻击对象。
近两年来因API安全问题导致的数据泄漏事件频频发生, 可以看到API安全是一个常见但似乎又不为人熟知的挑战。行业对API安全的认识仍处于早期,OWASP API Security Top 10(失效的对象级授权、失效的用户认证、过度的数据暴露、资源缺失&速率限制、功能级别授权已损坏等)指出了API最常见的安全风险。
白帽人才应该“能攻善守”。本次白皮书对实战化白帽人才能力图谱进行了重大扩充:首次将网络安全实战攻防演习中,防守侧人员需要掌握的52项能力纳入图谱;同时,将攻击侧人员需要掌握的能力图谱,从原有的87项能力扩充为108项能力。攻防合计包含160项具体能力。
本次白皮书改变了先前使用的“先分级再分类”的架构方式,而是完全以“知识图谱”的形式,重新架构能力图谱,这种方式更有利于明确白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职业规划,更有利于专业学校组织教学和白帽人才自学发展。
本次白皮书,将AI辅助攻防、安全设备绕过、大模型安全等新兴攻防技术引入图谱。这些技术在近年来的网络安全实战攻防演习中,已经被越来越频繁的使用。
本次白皮书对495名白帽子进行了实战化能力调研。其中,70.4%的白帽子参与过网络安全实战攻防演习攻击队,73.8%的白帽子参与过演习防守队。同时,有51.7%的白帽子表示自己攻防均可,攻击队防守队均参与过。
在攻击侧7大类实战化能力中,“Web漏洞利用与挖掘”是最普及、最主要的一种攻击能力,白帽人才的平均掌握率超过六成。其次是“社工与渗透” 和“安全工具使用”,约半数的白帽人才掌握此类相关能力。各类“攻击辅助”能力和“编程与开发”能力的平均掌握率均在三成左右。与2023年相比,除了“编程与开发能力”的平均掌握率稍有下降外,其他各大类能力的平均掌握率均有0.5%~3.2%不等的小幅提升。
挖洞数量增加,收入增加。2024年,国内白帽子人均向各大平台提交各类安全漏洞93个,与前几年相比均有所提升,创历年最高。国内白帽子每年人均可通过挖洞或参与演习获取奖金收入约47262.3元,较2023年的34674元增加了36.3%。与近年整体平均奖金水平相比正在稳步回升。
初级白帽人群比例持续增加。调研显示,近八成白帽子入行不足三年,学生群体仍然是白帽人才最大的组成部分。
白帽子愿意通过技能证书证明自己的能力。仅有41.8%的白帽人才目前仍属“无证人员”,58.2%为“持证上岗”,大部分白帽子愿意通过技能证书证明自己的能力。
众多白帽子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且自我管理能力较强。调研发现,有5.1% 的白帽子属于“白帽学神”,每周学习攻防技术时间超过50小时。这些白帽子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且自我管理能力较强,对攻防技术有浓厚的兴趣,愿意花大量的时间汲取更多的知识。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白帽大神”、“挖洞专家”们正在奋进的路上,未来将会有更多更强的白帽子与网安行业携手前行。
Z世代成为白帽人才完全主力,在挖洞爆肝的同时也会格外注重身体健康和个人成长。2024年国内活跃白帽人才的平均入行年龄约为21.7岁.67.7%的白帽人才为00后,27.6%的白帽人才为90后,二者之和超过总数的95%。
内向、我行我素、个人喜好优先的I人,是白帽人才的主力军。从大类上来看,74.5%的白帽子为倾向于独立思考的I人,60.0%的白帽子为更喜欢计划组织喜欢有序和可预测的J人。他们有坚定的理想和追求,他们不一定善于人际交往但追求内在和谐注重反省和内省成长,又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具备团队协作能力与领导力。他们追求内在的和谐与平衡。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和状态,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强烈的个人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使他们推动社会和谐等方向有着自己的尊重和坚守。在快速发展的安全领域,这种精神尤为重要。这都是白帽人才需要的特性。
2024年,全球网络安全领域继续面对日益严峻的挑战。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漏洞利用成为网络攻击的重中之重。根据统计,全球新增漏洞数量再创新高,漏洞的复杂性加剧,修复周期也在不断缩短。然而,攻击者的手段日趋复杂,基于漏洞的攻击路径更加隐蔽且复合化。开源项目、云计算、物联网(IoT)、国产软件以及关键基础设施领域漏洞威胁显著增加。
展望2025年,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云原生架构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扩展了漏洞暴露面。漏洞挖掘、修复和利用的矛盾将成为未来的攻防焦点。本报告立足2024年奇安信CERT汇集的漏洞数据、典型案例及安全事件,全面展示漏洞态势,同时也对2025年漏洞相关新兴技术发展趋势作出前瞻性展望,为企业、政府机构和网络安全从业者提供参考。
本报告由《安全内参》和奇安信行业安全研究中心联合编写,旨在结合具体执法案例,帮助网络安全工作者、政企机构管理者加强网络安全合规建设水平。
报告收录的全部案例,均来自《安全内参》收集整理的2023年~2024年6月底互联网公开信息,每页案例备注部分均提供了相关新闻链接。您可以在《安全内参》官方网站上检索相关新闻原文:https://www.secrss.com/
本次报告共收录:政府与事业单位(2起)、能源(2起)、交通运输(3起)、教育培训(4起)、医疗卫生(8起)、IT信息技术(8起)、生活服务(4起)这七大行业的典型网络安全执法案例31起(包括行政处罚与刑事案件)。
其中,涉及数据安全的事件27起、涉及个人信息安全事件14起、一案双查事件18起,涉及个人及黑产团伙犯罪事件10起,涉及内鬼作案或内部人员违规事件5起。
白帽人才应该“能攻善守”。本次白皮书对实战化白帽人才能力图谱进行了重大扩充:首次将网络安全实战攻防演习中,防守侧人员需要掌握的52项能力纳入图谱;同时,将攻击侧人员需要掌握的能力图谱,从原有的87项能力扩充为108项能力。攻防合计包含160项具体能力。
本次白皮书改变了先前使用的“先分级再分类”的架构方式,而是完全以“知识图谱”的形式,重新架构能力图谱,这种方式更有利于明确白帽人才的培养目标和职业规划,更有利于专业学校组织教学和白帽人才自学发展。
本次白皮书,将AI辅助攻防、安全设备绕过、大模型安全等新兴攻防技术引入图谱。这些技术在近年来的网络安全实战攻防演习中,已经被越来越频繁的使用。
本次白皮书对495名白帽子进行了实战化能力调研。其中,70.4%的白帽子参与过网络安全实战攻防演习攻击队,73.8%的白帽子参与过演习防守队。同时,有51.7%的白帽子表示自己攻防均可,攻击队防守队均参与过。
在攻击侧7大类实战化能力中,“Web漏洞利用与挖掘”是最普及、最主要的一种攻击能力,白帽人才的平均掌握率超过六成。其次是“社工与渗透” 和“安全工具使用”,约半数的白帽人才掌握此类相关能力。各类“攻击辅助”能力和“编程与开发”能力的平均掌握率均在三成左右。与2023年相比,除了“编程与开发能力”的平均掌握率稍有下降外,其他各大类能力的平均掌握率均有0.5%~3.2%不等的小幅提升。
挖洞数量增加,收入增加。2024年,国内白帽子人均向各大平台提交各类安全漏洞93个,与前几年相比均有所提升,创历年最高。国内白帽子每年人均可通过挖洞或参与演习获取奖金收入约47262.3元,较2023年的34674元增加了36.3%。与近年整体平均奖金水平相比正在稳步回升。
初级白帽人群比例持续增加。调研显示,近八成白帽子入行不足三年,学生群体仍然是白帽人才最大的组成部分。
白帽子愿意通过技能证书证明自己的能力。仅有41.8%的白帽人才目前仍属“无证人员”,58.2%为“持证上岗”,大部分白帽子愿意通过技能证书证明自己的能力。
众多白帽子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且自我管理能力较强。调研发现,有5.1% 的白帽子属于“白帽学神”,每周学习攻防技术时间超过50小时。这些白帽子正处于高速成长阶段,且自我管理能力较强,对攻防技术有浓厚的兴趣,愿意花大量的时间汲取更多的知识。我们相信越来越多“白帽大神”、“挖洞专家”们正在奋进的路上,未来将会有更多更强的白帽子与网安行业携手前行。
Z世代成为白帽人才完全主力,在挖洞爆肝的同时也会格外注重身体健康和个人成长。2024年国内活跃白帽人才的平均入行年龄约为21.7岁.67.7%的白帽人才为00后,27.6%的白帽人才为90后,二者之和超过总数的95%。
内向、我行我素、个人喜好优先的I人,是白帽人才的主力军。从大类上来看,74.5%的白帽子为倾向于独立思考的I人,60.0%的白帽子为更喜欢计划组织喜欢有序和可预测的J人。他们有坚定的理想和追求,他们不一定善于人际交往但追求内在和谐注重反省和内省成长,又能够在必要的时候具备团队协作能力与领导力。他们追求内在的和谐与平衡。善于调节自己的情绪和状态,能够保持内心的平静和稳定。强烈的个人价值观和道德标准,使他们推动社会和谐等方向有着自己的尊重和坚守。在快速发展的安全领域,这种精神尤为重要。这都是白帽人才需要的特性。
2024年,全球网络安全领域继续面对日益严峻的挑战。在数字化转型的大背景下,漏洞利用成为网络攻击的重中之重。根据统计,全球新增漏洞数量再创新高,漏洞的复杂性加剧,修复周期也在不断缩短。然而,攻击者的手段日趋复杂,基于漏洞的攻击路径更加隐蔽且复合化。开源项目、云计算、物联网(IoT)、国产软件以及关键基础设施领域漏洞威胁显著增加。
展望2025年,人工智能、量子计算、云原生架构和物联网的快速发展进一步扩展了漏洞暴露面。漏洞挖掘、修复和利用的矛盾将成为未来的攻防焦点。本报告立足2024年奇安信CERT汇集的漏洞数据、典型案例及安全事件,全面展示漏洞态势,同时也对2025年漏洞相关新兴技术发展趋势作出前瞻性展望,为企业、政府机构和网络安全从业者提供参考。
本报告由《安全内参》和奇安信行业安全研究中心联合编写,旨在结合具体执法案例,帮助网络安全工作者、政企机构管理者加强网络安全合规建设水平。
报告收录的全部案例,均来自《安全内参》收集整理的2023年~2024年6月底互联网公开信息,每页案例备注部分均提供了相关新闻链接。您可以在《安全内参》官方网站上检索相关新闻原文:https://www.secrss.com/
本次报告共收录:政府与事业单位(2起)、能源(2起)、交通运输(3起)、教育培训(4起)、医疗卫生(8起)、IT信息技术(8起)、生活服务(4起)这七大行业的典型网络安全执法案例31起(包括行政处罚与刑事案件)。
其中,涉及数据安全的事件27起、涉及个人信息安全事件14起、一案双查事件18起,涉及个人及黑产团伙犯罪事件10起,涉及内鬼作案或内部人员违规事件5起。
95015服务热线
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