时间:2022-05-05 作者:奇安信集团
第14叨
产品经理
开发的兄弟们,咱们这个新版发布时间,能不能再提前几周?
交付主管
客户希望这版性能要好、bug要少,还要稳定可靠……
HR
对不起,HC已经锁了,其他部门也抽不来人了……
开发人员
……
“少小不努力,长大敲代码”。话说每一位“程序猿”、“攻城狮”,上辈子都是折翼的天使。他们经常要加班加点,没完没了地写代码,满足各种需求变更,争抢工期,保障质量。尤其是,他们经常要同时满足三个不同的愿望:
愿望1:产品经理希望开发更快
愿望2:销售、交付们希望质量更好
愿望3:HR需要更高的人效比,即控制好人力成本
说实话,满足其中两个需求,通常就需要使出洪荒之力了,如果要实现三个,即便是将奥特曼、阿拉丁神灯们召唤出来,也未必能够得偿所愿。
引用奇安信川陀平台技术负责人刘浏(人称:刘大爷)的话,对于一位具有匠心的产品经理来说,都期望每款新产品都能又快、又好、又低成本的开发出来,但在真正在做一款产品时,必定会在“不可能三角”中艰难取舍。
为什么同时满足三个需求,就非常难呢?这里要普及一下“不可能三角”的概念。
不可能三角(Impossibletrinity),原本出自于经济学领域,主要指经济社会和财政金融政策目标选择面临诸多困境,难以同时获得三个方面的目标。在金融政策方面,资本自由流动、固定汇率和货币政策独立性三者也不可能兼得。
“不可能三角”虽然起源于经济学领域,但实际上在我们生活中,可以说是无处不在。比如说投资理财,“收益高、风险小、流动性”,就是常见的不可能三角。爱情中也存在“不可能三角”,女生选择男生的标准,则不可能同时高帅、专一、有钱;男生选择女生,“不可能三角”就变成了漂亮、温柔、独立。还有选择餐馆的“不可能三角”:好吃、便宜、人少。
这个三者难以兼得、最多选二的规律,就叫“不可能三角”。爱情、投资、房子、商品……皆是如此。
那么,传说中的“不可能三角”真的无法打破么?是否有一种钥匙,能让我们放弃取舍,实现三者兼得呢?
答案是肯定的。
有句话说得好:小孩子才做选择,成年人全都要。对于一个优秀的研发团队来说,就是需要解锁出“三头六臂”的必杀技,同时满足“快”、“好”、“省”的各种需求。
奇安信推出的研发平台,就是在探索能实现“高效率、高品质、节省成本”的三全之道。
奇安信集团董事长齐向东曾说过:数字化产业中,经常会遇到两个魔咒:
第一个是人员增速超过营收增速的“人效比魔咒”,就是服务客户越多,工作量越大、开发周期越长,相匹配的人员就越多,导致人力成本越多。
第二个是标准化产品无法满足个性化需求的“标品化魔咒”。数字化产业中企业客户业务复杂,个性化强,很难实现“标品化”。为满足不同企业的不同功能需求,服务提供商要对产品进行定制开发,研发周期一般是9个月,这就造成一款产品的定制难、复用难。
研发平台是如何解决的呢?
首先拿“快”这一维度来说。
奇安信集团副总裁、大禹平台负责人左文建给出的钥匙是:“依托大禹平台,奇安信在监管态势感知、SASE、TSOC、工业安全等多个领域的首版本发布时间,从同类产品9个月缩短至3个月,研发效率提升了300%。冬奥研判分析体系的开发周期,在冬奥组委的极限需求下,更从传统的100天缩短至10天,堪称定制开发的‘新基建狂魔’。”
刘浏也以“云安全管理平台”这款产品为例,“基于川陀平台,该产品仅用三周时间就重构完成了旧版本耗时一年开发的功能点。”
再拿“好”来说。
性能好,是提高产品竞争力的核心武器。奇安信集团副总裁、首席架构师兼鲲鹏平台负责人吴亚东表示,鲲鹏平台作为电信级网络操作系统,堪称网络和安全完美融合的用户态协议栈,它具备全功能、高性能、高可靠三大优势,从而助力产品连续两年中标中国移动防火墙集采以及中标中国联通防火墙集采等项目。最终实现2021年鲲鹏平台产研人员人均创收超过410万元,同比激增约40%,达到网络安全行业头部厂商的2-3倍,同时人均创造毛利266万元,同比增速更达43.5%。
第三是“省”的维度。
困扰网络安全行业最大的痼疾,就是“增收不增利”,而研发平台在降本增效方面效果明显。奇安信拥有多达30余款产品的庞大终端舰队,在业内遥遥领先,通过基于川陀平台的统一式量产,在保障高质量、低bug的前提下,成本下降达2/3,“省”的优势不言而喻。
同样,通过鲲鹏平台的量产应用,同等规格性能下成本降低一半,让边界安全系列产品的性价比实现了倍增。使得边界安全产线2021年营收同比增长47.4%,三倍于15.8%的网络安全行业平均增速(中国信通院数据)。而毛利同比增长51.2%,实现了“增收更增利”。
面对“快”、“好”、“省”的“不可能三角”,奇安信以大禹、鲲鹏、川陀等代表的研发平台,努力实现三者兼顾。其最终目标,就是将研发工程师从重复造轮子的投入中解放出来,用更高效的乐高模式,开发出更优秀的产品,进而推动行业的发展和进步。
95015服务热线
微信公众号